最近美国在欧洲和亚洲,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,今天先来说说欧洲的,虽然是以北约的名义进行、主导者是德国,但实际上大家都清楚,演习的主导者是美国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据了解,演习模拟的是德国的一个港口城市被突袭,北约根据共同防御条约,在这个时候启动应急反应机制,对敌人进行打击和反击。此次演习不仅包括美国,还有德国、波兰、立陶宛、斯洛伐克和捷克等共25个国家,这也是冷战之后,北约在东欧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场空中军事演习。
根据1999年俄罗斯跟北约达成的妥协协议,当时北约在东扩,俄罗斯阻挡不了,双方签署了一个协议,波兰、捷克、波罗的海等国家可以加入北约,但是北约不能在这些国家常驻军队,可以来演习,演习完了之后就走。
北约“创纪录演习”
波兰、立陶宛等国家每年跟美国举行两场左右的大规模军事演习,从1999年以来的20多年里,北约尤其是美国也保持了这个节奏,就是来演习,但是不常驻部队。
后来美国在罗马尼亚部署的反导拦截系统,引发了双方的争议,这个反导拦截系统算不算军队?
美国解释称,第一这是反导系统,由罗马尼亚的士兵去操作,美国只是提供了物资装备的支持,第二这是个防御性的武器,因此不算违反1999年达成的协定,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你来我往,当时争论了很长一段时间。
美国在罗马尼亚部署“爱国者”导弹
北约的这次演习,其实用意也非常明显,一是威慑俄罗斯,乌克兰现在正进行反攻,目前是第一阶段,按照普京总统的说法,俄罗斯歼灭了乌军大概4、5000千人,自己损失了只有100人不到,当然俄罗斯的这个数据是不是准确,我们也不好下定论。
但是从各种迹象表明,至少乌克兰反攻第一阶段好像并没有那么顺利,没有获得想象中的那么大的收获,F-16战斗机也没有到货,豹2等坦克才一、两百辆,在重武器没有的情况下,很难做出有效的反击。
而俄罗斯从去年底、今年初以来,整个战略体系就非常明显,在巴赫穆特这个方向上实行局部的反击,在其它地方修筑所谓“马奇诺防线”、修建防御工事,摆明了一副防御的态势,所以说乌克兰这轮反攻的效果不大,也基本上符合之前的预期。
F-16战斗机
而北约在这个时候军演,有威慑俄罗斯给乌克兰打气的目的,并且体现所谓北约一致支持乌克兰的意思,而演习的主旨还是防御性。模拟的是德国城市受到进攻,北约进行歼敌和反击,用意也很明显,如果波兰等国家遭到了俄罗斯的弹道导弹打击,北约将出动空军予以参战。
这个意味也是比较明显的,因为演习的过程中还出动了F-35隐形战斗机,F-16战斗机的到来,其实未来可以给俄罗斯较大的压力,F-35战斗机一旦参战,可以从整体上改变制空权,所以威慑俄罗斯的意味比较浓。
而且这次演习出动了一万多人、200多架军机,演习的规模和威慑能力,都是比较强的,要知道俄罗斯空天军现在能出动的飞机也不到500架,人家一次演习就拿出了200多架。
F-35战斗机
所以俄罗斯普京总统也说了,这场战争的性质没有变,前几天有媒体称,普京在一周之内把“战争”这个词用了三次,势必会改变战略,要开始全面宣战了。
如今普京发表讲话,声称这场战争的目标和性质都没有变,由此可以看出俄罗斯短期内至少没有进行全面军事动员的打算。
通过征兵和修筑防御工事相配合,守住目前“占领”的乌克兰领土,这应该就是俄罗斯目前的整体防御态势和战略部署!